凡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者,将被授予“学术臭虫”称号!

 

 

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若干体会

 

崔栓林

 

 

大家好!今天首先要感谢徐老师安排这个机会,让我们同门学子在一起交流和学习。我也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切磋。

今天我要谈的是学位论文写作中的一些体会。下面就从学习和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获得的经验这两大方面谈一谈,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首先,在学习和写作中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我最初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存在着“大而空”的问题。当时看了苏永钦老师的《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一文,感觉私法中的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似乎值得一写,它涉及意思自治原则与私法的其它原则之间的关系、强制性规范与授权性规范之间的关系、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在私法各部门法中的比重如何等问题。但是,正像徐老师评价的那样,这样的选题存在大而无当的问题,不是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深入钻研,而是散漫无归,非常空泛。就论文选题而言,徐老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打补丁”。徐老师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私法学比喻为一件“百衲袈裟”,前人所提出的各种概念、所设计的各种制度就像袈裟上面的那些“补丁”,后人的研究首先要从具体的概念、制度入手,深入钻研,能有一些新的合理见解提出来,就相当于在私法学这件袈裟上打了一个“补丁”。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我最终确定了主体资格这一研究对象,并将主体资格的类型化作为论文选题。

第二,在语言工具上,由于我没有完全掌握一门大陆法系国家的语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料的搜集和思路的打开。从一入学开始,徐老师就耳提面命,强调掌握一门大陆法系国家语言的重要性。在第一年,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公共德语学习班,第二年也参加了徐老师开设的法律意大利语的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掌握一门二外,所以只能基于汉译资料、英文资料了解国外的相关学说,所以,论证所依赖的论据还是比较单薄,无疑也影响了论文的说服力。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师兄方新军,通过充分利用短暂的出国学习时间和刻苦的自学,能够运用意大利语资料来写论文,这无疑在各方面都提升了论文的质量。所以,在座的各位师弟师妹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坚持不懈地学习二外,争取能为学位论文的写作准备有力的武器。

第三,我的论文研究主体资格的分化与扩张,其中主体资格的分化指某一私法制度中静态的、定型的主体资格类型,主体资格的扩张则指在时间和私法制度的变迁中,主体资格在适格者和法律关系这两个要素上的扩大,是动态的、主体资格的类型化过程。全文以这两个较为形式化的范畴展开,在深层次上,尚缺乏一个类似于判断句那样的命题。论文第三章大体上存在着一个命题,就是“自由意志理论是近代德国民法确立自然人资格、法人资格、某些特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过错责任能力的一个思想基础”,但全文缺乏这样一个命题。正像徐老师所指出的那样,第四章和第三章就存在着脱节,第四章较为芜杂。所以,在座各位在构思学位论文的时候,最好能在一个命题之下来展开各部分的论述。以徐老师的博士学位论文为例,题目是《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表述为判断句的命题,那就是,民法基本原则是克服成文法之局限性的工具。而全文都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论述的,所以,全文在深层次上围绕一根主线而展开。正像刘南平博士所指出的那样,博士学位论文应该有一个命题,文章要围绕这一命题而展开论证,这个命题就是论文的“骨髓”。当然,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的法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要求每一篇学位论文都达到这样的标准,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接下来,我谈谈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首先,有一句老话说的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个人体悟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未必能完全明确意识到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也未必是完全能讲清楚的东西。所以,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是必须要自己去感悟和把握的。这里所谈的仅仅是我自己在写作中感悟到的一些方法,能否为大家所借鉴,那就要看我们是否在学习和写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了。

第一,要做到分析框架和所用材料的结合。我们都知道,构思和撰写学位论文,首先要吃透相关的法律理论上的原理,然后根据相关的原理来确定所要分析的法律制度的范围。这一前提工作体现到论文写作上,就是要根据相关的原理来确定自己的分析框架,再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来处理相关的材料。比如,我的论文首先设定了主体资格范畴的三个要素,然后以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来处理相关的材料。用徐老师的话来讲,就是确定几个“把手”,拎起你面前的那一堆材料。这个分析框架的新颖性和合理性直接决定论文的创新性。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和解释力的分析框架,那么论文可能会表现为资料的堆积,或对相关制度的教科书式的论述。

第二,立论与驳论的结合。由于学位论文要包含大量的论证内容,所以一方面要立论,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说明其理由;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其他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反驳。这样才能在学界就相关问题形成的话语圈内推进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否则就可能形成自说自话的情形。在这一点上,葛云松博士的文风对我影响比较大。在本科毕业那一年,读了他的《股权、公司财产权性质问题研究》一文,深感必要的驳论是独立思考的一种体现,也是进一步论证自己观点的需要。当然,在我的学位论文中,也存在着驳论未能很好地融入立论中的问题,徐老师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日后的论文修改中,我会进一步解决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问题。

第三,写与思相结合。由于在读博伊始,我计划多读一些书,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并扩大知识面,所以没有动笔写东西。虽然在学位论文正式动笔之前也写了一些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章,但是在开始写学位论文之后,就发觉有不少问题是在动笔之前没有想到、想深和想透的,所以写作过程是进一步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停笔,去进一步查找资料、深化思考,所以写作和思考构成了一种往复循环的关系。另外,由于论文写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修改几遍才能定稿,所以,建议大家早点动笔,多作修改。在第一稿和定稿之间也需要反复思考,这就无须多讲了。

以上所谈,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浅见,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2005年11月11日于厦门

 

 

 

声明:站内文章均仅供个人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来信告知

站内未注明作者之文章均为原创,如要使用或转载请来信告知

 

前期统计IP计数2320,新计数从2003年11月3日开始运行。

 

Copyright 2004 Institute of Roman Law, Law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Active ingredients: XHTML 1.0, CSS 2.0 .
网页设计者信箱:jojobear_905@hotmail.com
网站管理员信箱:romanlaw@126.com